历史核心素养 - 历史解释

从概念和对象两个角度对历史解释进行梳理

历史核心素养大体分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以上五个方面,无论是在初中亦或是高中的历史课堂当中,都是经常被提及的内容。

但是,虽然我们都知道唯物史观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同样也都知道时空观念需要「注意时间和空间」。但是他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往往不求甚解,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少了打深一步的操作!

历史解释的概念

史料

史料顾名思义,就是要先有史料,才可以进行解释,不然岂不是空口白说。

因果

因果则是历史解释的最终目的,即找到一份史料,要分析出其中的因果关系。

graph TD A[历史解释] --> B[史料] A --> C[因果] B --> D[历史事实] B --> E[历史证据] C --> F[原因分析] C --> G[结果分析] D --> H[时间、地点、人物] E --> I[文献、文物、口述] F --> J[经济因素] F --> K[政治因素] F --> L[社会因素] G --> M[直接影响] G --> N[间接影响]

历史解释的对象

对象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主体和客体。

主体

研究历史的主体就是历史研究者、历史爱好者或者说历史学习者。

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历史研究的主体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

而在中学历史阶段,对于价值观的培养是比较固定的,就是培养唯物史观。

情感

情感,也可以被称为社会道德体系。因为社会道德体系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会出现不同情感。

而不同的情感,对于历史解释而言,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评价。

发展性

历史解释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好像人是在成长,对于历史的理解也在成长。同一份史料,随着知识的增长、体系化创建,对于历史史料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

时代性

身处时代当中,哪怕是再离经叛道的人,也或多或少带上了时代的影子。历史当中的人物如此,而对历史进行解释的我们亦如此。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同一史料的解读,由于时代要求不同,解释也可能不同。

classDiagram class 历史解释主体 { +价值观 +情感 +发展性 +时代性 } class 价值观 { <<影响因素>>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 class 情感 { <<影响因素>> +社会道德体系 +个人情感倾向 } class 发展性 { <<特征>> +知识积累 +理解深化 } class 时代性 { <<特征>> +时代背景 +时代要求 } 历史解释主体 --> 价值观 历史解释主体 --> 情感 历史解释主体 --> 发展性 历史解释主体 --> 时代性

客体

客体,即要进行解释的历史本身,可以从内容和角度两方面进行解析。

内容

如何进行历史解释,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参考。

现象性解释

即,从历史事件本身进行解释。现象性解释是比较基础的解释,因此讲究的是描述全面。

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经过、结果角度进行考虑分析。

内涵性解释

内涵性解释是现象性解释的打深一层。在现象性解释过程当中,已经对基础信息进行了全面梳理。

因此,在内涵性解释的过程当中,着重对现象性解释当中的重点进行分析。比如,重要的人物、内容、经过等。不过,在内涵性解释过程当中,仍是以描述为主,不涉及评价。

本质性解释

在本质性解释当中,就涉及到对于历史内容的评价。而对于历史评价,着重在于寻找历史当中的真相。

而想要学习历史当中的真相,就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内部属性、内部联系和价值。

联系性解释

联系性解释则是对于本质性解释的延展。在本质性解释当中,着重在于寻找历史的真相。

因此,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需要寻找其内部联系,从而分析事件的因果。而在联系性解释当中,则是重点在探究对于外部事件产生的间接影响。

规律性解释

对于历史事件,要探究其真相,不可避免就要探究其因果。而因果,就是规律。在高中历史当中,规律就是唯物史观。

graph LR A[历史解释内容] --> B[现象性解释] A --> C[内涵性解释] A --> D[本质性解释] A --> E[联系性解释] A --> F[规律性解释] B --> G[时间] B --> H[地点] B --> I[人物] C --> J[重点分析] D --> K[内部属性] D --> L[内部联系] D --> M[价值] E --> N[间接影响] F --> O[唯物史观]

角度

除了历史解释的内容,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时间
  • 延续性
    • 从萌芽到发展全过程进行解释
    • 从人类整个进程看某个单一事件发展
  • 时代性
  • 独特性
区域
  • 影响
    • 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联
    • 不同文明程度对于地理的依赖程度
  • 特征
    • 短时段
    • 中时段
    • 长时段
人性
  • 历史作品
    • 作者世界观
    • 作者人性——作者认为「人」在历史中地位的态度
  • 人物
    • 阶级属性
    • 民族属性
flowchart TD A[历史解释角度] A --> A1[时间] A --> B[区域] A --> C[人性] A1 --> A11[延续性] A1 --> A12[时代性] A1 --> A13[独特性] B --> B1[影响] B --> B2[特征] C --> C1[历史作品] C --> C2[人物] A11 --> D[全过程解释] A11 --> E[人类进程] B1 --> F[地理与文明] B1 --> G[文明依赖] B2 --> H[短时段] B2 --> I[中时段] B2 --> J[长时段] C1 --> K[世界观] C1 --> L[人性观] C2 --> M[阶级] C2 --> N[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