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目录

1. 唯物史观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2.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3.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4.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5. 家国情怀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目录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4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5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6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7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复习与测试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6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活动课 生产方式变革与人类社会进步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存